共读《世界社会主义500年》— 书院联合学生组开展本学期第一期读书分享会
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提升书院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书院联合学生组本学期继续开展读书分享会,并选择《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作为读书会的精读书目。
4月12日,本学期第一次读书会于南区宿舍10号楼地下B112举行,读书会由书院学生组组长吴承晋主持,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德军、书院学生事务工作助理及全体辅导员共同参加。本期读书会的分享内容为《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一书的前五讲,大家分别围绕不同章节开展研讨交流。
致理书院辅导员孙泽钜(图一排左)围绕本书第一讲展开分享,他介绍书中首先从六个时空阶段展开,分别讲述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第二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三阶段“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第四阶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五阶段“从外国到中国实践”,第六阶段“从中国创造到世界旗帜”。孙泽钜表示世界社会主义多种多样,科学社会主义源远流长,他建议大家在阅读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把握科学社会主义这一主线,领会其正确性和生命力。
日新书院辅导员付轲(图一排右)分享了第二讲中空想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从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的情况带给我们深刻启示: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积极主张和天才预测,但他们的学说具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人类文明思想发展史总是薪火相传,先进的思想总是广泛吸取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未央书院辅导员禹思坤(图二排左)分享本书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时代的需求。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未来社会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以及对未来社会主义做了科学预测和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科学,是因为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探微书院辅导员康振宇(图二排中)分享第四讲,《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诞生。他首先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今的指导意义,即便在今天,《共产党宣言》的思想依然具有无穷的魅力,能让我们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资本论》揭示了社会生产的规律,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又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在当今时代学习《资本论》仍然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行健书院辅导员肖智文(图二排右)分享第五讲,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介绍了十月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以及十月革命胜利的成就。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并促进了马列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一大批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肖智文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一国胜利论”的正确性。但我们也要避免本本主义,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自由交流环节,大家充分地讨论并分享了各自所获得的启示,再次加深了对前五讲内容的理解。朱德军老师在总结中肯定了辅导员的读书分享内容,并提出通过阅读党史相关书籍,大家要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做好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