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学长学姐说·学术篇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2020-09-03 19:15:15
人点击

听学长学姐说·学术篇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听学长学姐说”是清华大学五大书院2020年推出的专题系列推送,邀请校内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和文艺体育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长学姐,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讲述他们的心声,传递榜样力量和精神,帮助学弟学妹们提前了解大学生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01 清影团队:用影像对抗遗忘

《手机里的武汉新年》为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与快手联合发起的首部抗“疫”手机短纪录片。在武汉前线,无数普通人拿起手机,自发地记录自己的城市。这些影像经过清影团队的创作,呈现出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武汉,记录下了一系列不可再现的珍贵瞬间。

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里, 我记得当时有一条短视频特别地触动我,视频是在一个深夜的环境里用手机拍的,画质也非常的不清楚,有很粗重的颗粒感,画面里面也没有人,拍的是一栋楼,楼里头是星星点点的灯光,声音很嘈杂,但是过了一会你逐渐会听到有人在喊,武汉加油,可能又过了一段时间,你会听到这个视频里头隐约传来了一些歌声,是他们在唱《我和我的祖国》。我记得当时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辛酸中又夹杂着一些温暖的感受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让我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后来我就在短视频的平台上搜了一下,发现不只这一条短视频,有很多人都用自己的手机在同样的时刻记录了那个瞬间。我就觉得歌声和他们用手机拍摄的行为,其实把大家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对抗疫情以及一些未知恐惧的力量。

看到这些短视频,我就想,如果这样的一个片段能够放在一个纪录片里的话,会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纪实段落。所以当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等到疫情过去之后,我们当时看到的很多非常珍贵的瞬间,再也不会被我们翻出来回忆了,很有可能它们就会被淹没在无数个短视频的瞬间里。所以我们就想说,有没有可能通过做一个片子来回顾这一段时期的一些经历和过程,把那些珍贵的瞬间给串联起来。当时是这样的一种很朴素的想法,想要去创作这样一部片子。

想法确定后,孙虹在清影工作室在校生的群里面发了招募信息,顺利组成了十几个人的小型公益创作团队。

这部片子为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与快手联合发起的首部抗“疫”手机短纪录片,全长18分钟。全片由来自77位快手用户的112条短视频制作而成。孙虹说:“如果说遗忘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影像去对抗遗忘,去温暖世界。”

片子出来之后,在微博上有2000多万的播放量,很多人看完片子之后,对片中三块屏幕同时呈现的方式有新奇感。视频看起来是通过不同的画幅合在一起,实际上,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画面与画面之间会产生互动或一些联系,或是让一个人看到在同一个时间阶段里,不同的人群在做什么,这会有一种新的意义和表达产生。疫情终会过去,疫情之下的每一个个体、每一次经历都不该被忘记。创作团队希望能用影像来呈现真实,传递温暖,铭记并反思这一切,然后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

02谢廷玉:以文为杖,用现实“激活”理论

谢廷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2017级本科生,现任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入选“英华学者”计划。积极参与科研,曾以自主立项或参与的形式从事多项SRT或大学生创新项目,其中“幸运的人鱼:文化批判视阈下的锦鲤研究”入选清华大学“星火计划”项目。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和挑战杯项目“互联网空间的观相术:文化批判视國下的饭圈生态研究”,这一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饭圈文化的哲学省思》发表于光明日报客户端。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19-2020年度院长奖学金三等奖。

2018年10月末,当时我正在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的期中论文做殊死斗争。这门课由夏莹老师主讲,她对期中论文的要求是,必须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用西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为了找到一个能和哲学理论发生化学反应的现实问题,我连续几天寝食难安。

彼时,转发超越妹妹求好运的潮流方兴未艾,新生代“锦鲤”信小呆也是风头正盛。面对这一届年轻人的“日常迷信”,不少媒体纷纷发出“年轻人终究要努力奋斗”的呼声,人们深恐青年人就此沉沦于“封建迷信”,更疑惑于生长在科学与启蒙大旗下的新世代何以开始相信玄学。这同样是我的困惑。

某一日,我抱着这样的疑惑看到了《启蒙辩证法》中的一段话:“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我突然意识到,锦鲤刷屏的答案或许就藏在其中。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努力,并得到朋友们的多番襄助后,我对锦鲤问题的思考终于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加持下成文。

我就此意识到,除了以一种从文本到文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方式来处理哲学问题,用现实“激活”理论,同样是一种有趣的可能。于是,我在大三与同学共同立项,研究饭圈文化,我们的成果——《饭圈文化的哲学省思》也有幸发表于光明日报客户端;而近日,我针对浙江省高考作文,与同事一同撰写的《“晦涩而深刻”的满分作文,是如何误解了哲学?》也发表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公众号。

当然,学者仍然需要严肃的学术工作来“打底子”。在这方面,人文学院和哲学系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帮助。一方面,文史哲的同学在科研领域有丰厚的产出:如六字班的郑凌峰学长在学术科研上堪称楷模,七字班的贝承熙、王宇等同学也堪称“学术标兵”,与我多次合作的张瀚文、刘子正等同学在自己的领域也功力深厚。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和治学方法也“荟萃一堂”:韩立新老师强调“要好好读几本经典”,主办了《法哲学原理》读书会;蒋运鹏老师主持哲学论文研讨会,让我们帮忙翻译计划刊登在《清华西方哲学》上的英文论文;唐浩老师对学术规范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种良好氛围的熏陶下,我个人有了一些小小的成果:大一下学期有两篇课程论文分别发表在《名作欣赏》和《文史杂志》;我在李义天老师指导下完成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可能性与正义批判的正当性:塔克-伍德命题再讨论》荣获林枫计划第七期优秀论文奖;我也曾翻译《指示性思维与知觉经验》并刊登于《清华西方哲学》辑刊;大三学年在牛津交换期间有四门课程获得A以上的评分。

总之,在一所以理工闻名的大学学习人文专业,固然多少有些“违和感”,但在日新书院从事学术,想必也会是愉快且有趣的体验。

03钟玲:自强不息,逆境逐梦

钟玲,化工系2014级本科生,来自云南的彝族姑娘,通过自强计划来到清华。初入清华时学习挫折不断。但她很感恩。勤工俭学、脚踏实地,坚持答疑,她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一学期努力进入班级前20,最终取得三年总学分绩全系第3的成绩,为自己塑造了信心。钟玲要成为能源领域的科学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更广大平台。从刚入课题组开始,第一篇文章读了整整一个月,到有了自己的见解,开始独立承担课题,再到走向世界,拓展科研视野,她愈加坚定用科学造福社会的梦想。

钟玲,2014级本科生,是来自云南省宣威县的一个彝族女孩,2014年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自强计划”录取来到清华园。初到清华,还没来得及感受步入清华、在大城市生活的喜悦,第一堂课就给了钟玲个下马威,看着周围同学跟着老师上课节奏,轻松解出PPT上每一道题,这些课程于她来说就如同天书一般。钟玲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与自卑,但是钟玲想起临走前,县长送她的一块雕刻着“天道酬勤”的匾额,她意识到自己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家人的期许,于是重新振作,走出消极情绪。

坚信着勤能补拙,提前做好每门课的预习,即便还是听不懂,但课上把老师讲的都记下来,课下再去答疑,每天在答疑坊自习,每周都向老师约时间答疑,学长学姐和老师不仅仅给她解答题目,还会给她讲一些他们自己对大学的感悟,每次和他们聊天都让钟玲有新的感悟,进而调整自己。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老师前辈的指点下,钟玲逐渐适应了清华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学习从倒数变成了全系前20,第二个学期考到全系第一,三年总成绩专业第三。这一段逆袭的经历让她更加相信勤奋的力量,也塑造起她原本匮乏的自信心, 钟玲觉得,当你迷茫痛苦的时候,不要一个人承担,要多去和别人交流。

在化工系一年多的学习使钟玲对前沿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二下学期,钟玲加入了化工系张强老师课题组,开始关于电解水催化剂的研究。零基础入门,跟着组里的师兄们从材料的合成、表征、催化性能的测试的基础操作学起,在唐城师兄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个工作——三维介孔石墨烯限域的二硫化钼用于三功能催化,目前文章已获得材料领域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影响因子18.96)的返修意见。在师兄想法的基础上,钟玲负责大部分的实验。通过该课题,钟玲初步掌握科研工作该有的能力,也让她坚定了继续在科研上奋斗的决心。

基于第一个课题,钟玲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性能。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大三开始独立承担课题,从设计实验到最后的文章撰写都自主完成。钟玲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New Carbon Materials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从“无知少女”到科研达人的蜕变的背后是相比于别人成倍的汗水,破茧而出的痛楚是刻骨铭心的,钟玲说她仍记得实验室凌晨五点的走廊,面对惨不忍睹的数据时泪流满面的自己,经历几十次材料合成的尝试后实验成功时,那是她三年中最开心的时刻。虽然艰辛,但是钟玲看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也将裹挟着这份勤奋走向更大的舞台。

自强不息,天道酬勤。在清华园的这三年,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逆境,钟玲始终相信自强的精神,相信勤奋的意义,相信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相信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所回报。正是坚持着这份信念才能有今日的成果,她将继续秉持着这份信念来面对之后的人生,追求更好的自我,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