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学长学姐说·实践志愿篇 青春报家国,奉献正当时

2020-09-01 18:49:22
人点击

“听学长学姐说”是清华大学五大书院2020年推出的专题系列推送,邀请校内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和文艺体育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长学姐,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讲述他们的心声,传递榜样力量和精神,帮助学弟学妹们提前了解大学生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零字班的学弟学妹们,欢迎你们,我们在美丽的清华园等你们!

01陈春宇

陈春宇,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82班学生,高中就读于江西省上饶中学,2017年通过第26届全国生物学竞赛保送清华大学。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优秀,积极参与多项活动。曾任2019年iGEM大赛清华队副队长,带领团队取得多项荣誉。

2020年1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以清华生命学院大二本科生陈春宇为发起人,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志愿者共同组建“nCoV疫情地图”项目组迅速集结起来,开始了疫情地图的创建工作,将疫情信息可视化。在对陈春宇同学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他创立这一项目的心路历程。

“我们创建疫情地图项目的初衷是将疫情地图以更细致的方式呈现出来。疫情爆发初期,在反复刷新相关新闻的过程中,我发现网络提供的相关疫情信息在时间、空间等维度都不够细致、系统。受到一篇讲述数据粒度重要性的文章的启发,我想到,为什么不能自己整理数据,用软件描绘疫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细节呢?随着疫情的扩散,疫情态势变得越来越复杂,我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做起地图有点捉襟见肘,于是我通过互联网把这个想法扩散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校圈,组建起了这个志愿团队。

组织这样一个项目体系,最大的困难来自于管理。我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确有限,很难给每个部门指出明确的工作定位和方向,因此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人事的摩擦和冲突一直困扰着我。也因为我们这个项目团队缺乏有经验的、把握全局的负责人,原定的各个部门也出现了一定的缩水。

尽管存在一系列我始料未及的困难,但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我们制作出了一系列的科普文章,绘制出了疫情地图,帮助大家了解了疫情发展细节,也获得了各界广泛的关注。目前,随着中国疫情的结束,除了维护数据库的工作之外,项目的各项工作都已基本完成。nCoV疫情地图项目组的成果是我们全体志愿者自发的努力的结晶。每一个人的力量仿若萤火之光,但大家集结起来,便能够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我们的距离本很远,我们的距离也很近。

这次活动同时给了我很多线上公益发展上的启发。抗疫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线上的志愿组织,但因为缺乏统一的指导,力量十分有限。我期待线上公益的大环境能够因为这次疫情的契机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国内有很多线下公益救助组织的模式值得借鉴,比如BSR蓝天救援队,已经成型的大型组织能够提供的模式借鉴和制度指导,我希望沿着这些组织的足迹,未来在线上也有更多这样的组织出现。有了成熟的线上公益体系,不管遇到任何突发情况,大家都可以通过线上支援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宏大的想法,不过我觉得数字化会帮助线上志愿组织会达到这一高度。”

02韩储银

“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韩储银,能源与动力工程系2020级硕士生、五字班本科生。现任学生部辅导员,曾任清华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校团委组织部组长,能动系团委副书记,能动53班班长,学生雁行社社长等职务;曾获评“陕西省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延安市延川县优秀共青团干部”、清华大学启航奖银奖、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全国100名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等荣誉。

四年的大学生活里,韩储银学长与志愿、支教结缘。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他是大山里走出的孩子,通过自强计划入学清华。刚入学时他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用电脑,也曾胆怯过、深夜流过泪,但他最终正视了这些困难:鼓起勇气向他人请教,同时报名了许多活动开发自己的“新技能”。在自己反复钻研摸索,以及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他逐渐补足了短板,找到了自信。“技能是最易学的东西。最主要的是态度,要有一种不畏难、肯钻研的精神,正视自己的不足,丢下面子多问多试,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由于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韩储银学长始终怀着一颗感激的心,选择了公益这条道路。

大一暑假,他号召班里22位同学,一起组建了“丝路心征”支队,前往自己的家乡甘肃静宁开展艺术支教与扶贫调研实践。他们一起教孩子唱歌、搭建羽毛球场、下乡访谈农户,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还记得实践聚餐结束后,我们全班同学大踏步走在街道上,齐声唱响《强军战歌》,伴随着歌声飞舞的,还有一群有志青年的理想和青春。”

大二他担任了学生雁行社的社长,帮助贫困学生的成长,用爱助力新雁启航。他在团队中提出了“对内、对外公益相结合”的特色发展理念,并与队员们一起精诚合作,只为传递爱的力量。

17年的暑假,他作为支队长带队前往台湾调研,走出大陆看公益。他们调研了14家公益组织,撰写了七万余字调研报告,详细记录了所见、所感。“通宵写报告的时候,每每回忆起那些时光,内心就会泛起幸福。公益让我的内心变得柔软,学会了如何在这繁杂的世界里保持初心、与人为善,如何用自己的力量为别人带去温暖,为这个世界作出改变。”

在本科毕业时,他义无反顾选择保留系内推研资格、前往西部延安支教一年。他传授自己的经验与知识,把班级带出了最好的成绩。他开导孩子们,让阳光照进“我是个loser”自卑少年的心扉,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着清华文化与精神。“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和一群有情怀有抱负的小伙伴们一起,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一年的支教时光转瞬即逝,今年夏天韩储银学长也回到了清华园,成为一名2020级硕士生新生。回首本科四年,学长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清华学生容易陷入迷茫,其实是因为选择太多。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做减法,听从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坚持下去,就够了。四年时间很短,能踏踏实实做一两件自己热爱的事情,就很不错了。”“书院少年,责任重大,未来建设国家,需要你们了解国家的情况,站稳人民的立场。未来的你们,可以用课余实践参加一些实践志愿,锻炼意志品质,厚植家国情怀。”

03李德光

“走出中国,是为了更好回望”

李德光,人文学院外文系2017级本科生。本科期间,她作为支队长,组织参与“文化·活化·青年”系列海外实践项目,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现状。2018年、2019年暑假,她先后带领支队前往斯里兰卡加勒古城、老挝琅勃拉邦进行实践调研,并多次荣获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校级金奖、院级金奖。李德光和她的实践团队还曾登上UNESCO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以及“一带一路”框架下无障碍论坛等国际会议的舞台,分享实践调研成果、并倡导文化遗产保护之中的青年担当。

2019年7月21日,面包车开出繁华的琅勃拉邦市中心5分钟的车程,柏油路面就渐渐消失。进山前,当地司机将车停在路边小卖部旁,店主扯出一根白色管子,给车加满了油。这次奇特的旅行始于在万象时,老挝科技部顾问Silap Boupha先生的一席话:“你们到琅勃拉邦看文化遗产保护,这很好,但是作为来自中国的大学生,你们更应该到周边的山区的村庄里看一看,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当面包车在狭窄不平的土路上艰难行驶,我的脑海中一直回想着这段话。苏发努冯大学志愿者Lee从前排回过头来,手舞足蹈地喊:“dancing with the car!”的确,我们都在随着车的颠簸而疯狂起舞。车驶入深山,窗外是一望无尽的原始树林、凋敝的吊脚楼、稀疏的玉米地、超载的摩托车。这里的居民大多是老挝的少数民族,包括与中国苗族同根同源的老挝蒙族,他们以小规模种植业、樵采和特色手工业为生,村中水、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

近些年,年轻人纷纷前往琅勃拉邦城区打工,村中主要的居民都是老人孩子。在村子中,不时能看到脊背弯曲、缓缓地负重前行的老人,在昏暗的木屋中,常有三四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在门口睁大眼睛向外张望,好奇又羞涩。这是一片永远沉默不语、不为人知的秘境,这也正是琅勃拉邦文化遗产开发的表面繁荣之下,大多数本地居民的生存现状:旅游业带动了发展,也加剧了剥夺。

伴随着车的摇晃,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这种感觉与在窗明几净的会议室中和当地机构座谈完全不同。正是这种体验,使我对于脚下这一片异国土地有了一种责任感——我们要把这里发生的无声的故事讲给中国、讲给世界听。这是实践给予我的最深刻的感动。

在本科期间,为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我作为支队长,带领团队开展了“文化·活化·青年”系列海外实践项目,于 2018年、2019年暑期分别到访了斯里兰卡加勒古城以及老挝琅勃拉邦。我们的团队由来自9个不同院系、4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组成,多次获得清华大学校级、院级学生暑期实践金奖,还多次登上UNESCO国际会议的舞台。

回望我的实践经历,最令我念念不忘的不是这些光荣绽放的时刻,而是在实践路上,我们带着热诚、包容、勇气和探索精神,一同走过的泥泞道路。属于黑暗之心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实践路上,走出中国是为了更好地回望中国,也是为了更好地观照人类宏大的命运共同体——作为风华正茂的清华学子,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去看见、去倾听、去拥抱、去改变。椰壳碗外,会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

04周作勇

“青春报家国,奉献正当时”

周作勇,环境学院2014级本科生。贫困专项计划入学;本科期间参军入伍,在中印边境局势紧张的时候毅然选择去西藏服役,并在边境地区驻守11个月;本科期间带队组建“重走长征路”实践支队,获得校级金奖,荣获“全国大学生百强实践团队”称号,并组织“追寻伟人足迹”联合实践支队,三次入选实践梦想计划;在读期间献血6次,将2400毫升血与爱心献给素昧平生的人,本科毕业时捐献造血干细胞;本科毕业后继续在环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周作勇,2014级本科生,在六年前的那个八月,暑气未消,他从祖国大西北的会宁县城走到了繁华首都的清华大学,迈进了这梦寐以求的学府。这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始终铭记在心,“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将爱心传递下去。”所以在清华,结缘志愿,相伴成长。

初识志愿,始于环境学院团委志愿组。在大一加入了志愿组,做起了志愿背后的志愿人,环境志愿组发起的“屋顶农场志愿项目”原本是在清华附小教学楼顶建起来的绿教项目,给钢筋水泥森林中生长的孩子们带去一抹绿色。2015年暑假,周作勇带着“GROOF”屋顶农场实践支队赴武汉调研屋顶农场的存在现状和推广难点,回校后几经努力终将“屋顶农场”志愿项目升级为“GROOF”屋顶农场协会并担任首任会长,期待着这一抹绿色将覆盖整个清华的楼顶。

热心志愿,不仅仅在志愿活动的台前幕后。周作勇在校期间,累计完成献血6次共2400mL,在2020年3月,疫情正紧,周作勇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某一位患者初配成功,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和不便之后,终于在2020年7月初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为未曾谋面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礼物。

2017年9月,在中印边境紧张的局势下,周作勇毅然选择去西藏服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在边境地区驻守11个月,期间完成了便携式地空导弹的射击任务,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

心怀感恩,始于志愿,不断成长,他说“家国情怀,是清华和部队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和责任。从农村走到清华,除了自己的努力,父母的支持、老师、学校、社会好心人以及校友的帮助,支撑着我走了这么远,这份恩情,永不能忘,所以我希望通过志愿来尽微薄之力以回馈他人。”

作者 | 陈春宇 郝瀚 李德光 周作勇

排版 | 华静宜